![]() |
首页 >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
|
||
2021-10-26 17:56 | ||
深圳卫视记者: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选举日前顺利举行,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米尔济约耶夫总统胜选连任。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价?是否向乌方致电祝贺?如何看待中乌关系发展? 赵立坚:中方对乌兹别克斯坦成功举行总统选举和米尔济约耶夫总统胜选连任表示祝贺。习近平主席已经向他致贺电。相信在米尔济约耶夫总统的领导下,“新乌兹别克斯坦”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中乌互为全面战略伙伴和友好近邻,两国关系一直保持高水平运行。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对乌关系,愿以明年共同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为契机,同乌方携手前行,赓续传统友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总台央视记者:我们注意到,10月5日以来,“相约北京”系列冬奥测试赛顺利举行。昨天,第一版北京冬奥会防疫手册发布。北京冬奥会的气氛越来越浓了。发言人对此怎么看? 赵立坚:正如你所说,北京的“冬奥味”越来越浓了。日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从希腊抵达北京,奥运之火再次拥抱北京。“相约北京”冬奥测试赛已在北京、延庆赛区展开,10项国际赛事、3个国际训练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正相继亮相。各国参赛选手均对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场馆质量、比赛环境、后勤保障的高水平“点赞”。就在昨天,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第一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有助于涉冬奥人员为前往和抵达中国、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做好准备。 我们即将于明天迎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6年多的筹办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100天后,奥运圣火将再度在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熊熊燃起,令人期待;100天后,中国冰雪健儿将首次主场作战,令人激动;100天后,各国冬奥健将逐梦北京,令人神往。 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我们一定会兑现,也一定能兑现。欢迎各国运动员明年2月相聚北京,共享北京冬奥会的激情与快乐。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据报道,25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美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数上升76%。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这个数字令人痛心。事实上,自疫情暴发以来,在美亚裔群体遭受欺凌甚至攻击的事件比比皆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一项针对美国亚裔年轻人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中,四分之一的美国亚裔年轻人成为种族歧视和欺凌的目标,近一半受访者对自身所处境遇表示悲观,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对自己及家人所处的境遇表示恐惧。 这个数字仅仅是美国人权不良纪录和黑历史的缩影。众所周知,深受仇恨犯罪之苦的又何止在美亚裔,饱受“无法呼吸之痛”的绝不仅仅只有弗洛伊德们。系统性种族主义始终是美国社会的痼疾。人们不禁要问:在美国,针对少数族裔的暴力执法何时才能偃旗息鼓?盘踞在美国社会中的“伊斯兰恐惧症”何时才能烟消云散? 这个数字也让人怀疑美国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动机。美方的重返究竟是真心为了改善本国人权状况、参与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还是为了继续将人权作为政治工具,在世界各地制造分裂和动荡,服务自身地缘政治私利?美方应正视和纠正自身侵犯人权的问题,停止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的错误做法,真正承担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责任。 《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军事网站The Drive“战争地带”专栏近日发表文章,披露了一张卫星图片显示,此前在南海与不明物体发生撞击的美国海军核潜艇“康涅狄格”号目前停靠在关岛码头,或在进行评估和维修。事实上,距“康涅狄格”号撞击事故已经过去三周多,但是美方对于这件事背后的种种疑团至今没有给出任何说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中方已多次对有关事件表示严重关切,要求美方作出澄清。 然而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有美国军方拖延许久才发表的语焉不详的简短声明,以及美方通过消息人士证实的出事地点在南海。这种不负责任、遮遮掩掩的做法,让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不得不质疑事件的真相和美方意图。 长期以来,美方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南海兴风作浪,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和重大风险。中国和其他南海沿岸国有理由要求美方回答:此次派出核潜艇悄无声息地在南海潜航,究竟是要执行什么任务?这一次究竟撞上了什么?为什么会撞上?是否造成核泄漏,给海洋环境带来核污染?美方作为当事方,有责任有义务详细说明事 |